- · 《职教论坛》栏目设置[08/31]
- · 《职教论坛》数据库收录[08/31]
- · 《职教论坛》投稿方式[08/31]
- · 《职教论坛》征稿要求[08/31]
- · 《职教论坛》刊物宗旨[08/31]
中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职教师资培养探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产业,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诸如行业内企业参与相对不足,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基
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产业,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诸如行业内企业参与相对不足,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基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各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机械类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其实际水平与企业对一线操作者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中国要想立于世界的前沿,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务之急。因此,基于企业对一线操作者的能力需求,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并且制定与实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各个环节教师能力标准以及实施相应的师资培养过程,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亟待完成的任务。
一 国内外职教师资培养概述
(一) 发达国家培养职教师资的方法、途径及标准
1、美国对职教师资的培养历来十分重视,在培养过程中,分为通过学校学习途径达到初步职业资格“门槛”的职前培养以及通过具备一定操作能力后获取高级职业证书的职后培养,即所谓的“双元制”。
2、英国职业教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企业为导向。企业的需求,就是标准。教师的能力提高既体现在获取教师资格,更注重于入职后的非全日制的主动性自我提高。这种方式,强调了需求与能力的统一性。
3、德国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注重“政府统筹、专业导向、综合评价”。企业直接开办学校进行师资培训,而且培训出来的教师或职工不要求一定为本企业服务。在提高了职教师资的水平的同时,也为职教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渠道。
4、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采取了将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的“教学工厂式”的培养模式培养职教师资。“教学工厂”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先进技术支撑的教育平台。学校专业科技中心就是教学工厂的场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二) 我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方法、途径
“本——硕——博”一体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已经初步规模。通过对我国职教院校师资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拓展领域的不断加深,已经形成了包括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硕士究生等不同门类的职教教师培养格局。从目前来看,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主要基于三个培养主体进行。一是通过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普通师范大学来培养职教师资;二是通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对职教师资进行培养;三是通过浙江工业职教学院、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等普通高校专门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对职教师资进行培养。这三种职教师资培养主体共同构建了我因职教师资培养的主体范畴。三种培养主体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相互衔接配合。
1、职业院校师资多层次培养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高层次师资需求不断增加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生产操作人才的需求,以及解决职业院校硕士层次的高级“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出台了关于了中职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开始面向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选拔优秀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天津大学等不同类型的13所高校逐步开始在全国中职院校中通过逐级推荐、报名、考试、选拔优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通过对中职院校师资的对多层次培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推动了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2、职业院校师资多元化的模式培养
职教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制定,要求对职教院校教师要注重多元化培养。政府、学校、企业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多元化合作。2007年海南省政府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签署双方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探索通过对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海南省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纽带的新型省、校合作模式。2010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吉林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牵头组建了吉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发展联盟,共同探索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制机制中的改革和创新。2011广西省、浙江省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多方联手、创新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方面极大地发挥了各个主体在各自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网址: http://www.zjltzz.cn/qikandaodu/2021/0308/637.html
上一篇:推动职教改革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下一篇: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现代职教体系探析以重庆市